昨日,,省法制辦,、省人社廳舉行新聞發(fā)布會,《陜西省勞動人事爭議調解仲裁辦法》(以下稱《辦法》)將于9月1日實施,,除了特殊情況外,,勞動爭議仲裁時效為1年,超過時效將不予支持,。
社保繳納方面爭議較多
據省人社廳副廳長劉會民介紹,,我國經濟社會正處在“三期疊加”(經濟增長速度換擋期、結構調整陣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的大背景下,,勞動關系的主體及其利益訴求越來越多元化,勞動關系矛盾多發(fā),。我省從2008年到2014年,,共處理各類勞動人事爭議案件近5萬件,涉及人數近6萬人,,今年上半年,,爭議案件依然呈現(xiàn)增長態(tài)勢。
省人社廳調解仲裁管理處處長黃海慶說,,據全省案件情況看,,社保繳納、經濟補償金,,還有工傷方面爭議較多,。勞動人事爭議申請仲裁的時效為1年,仲裁時效從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計算,;勞動關系存續(xù)期間因拖欠勞動報酬發(fā)生爭議的,,勞動者申請仲裁不受一年的仲裁時效限制;勞動關系終止的,,應當自勞動關系終止之日起一年內提出,。
仲裁案件實行屬地化管理
9月1日后,,勞動者申請仲裁,一般只需要到勞動合同履行地或者用人單位所在地的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省國家機關,、事業(yè)單位等單位由省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受理。
此外,,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收到仲裁申請書后,,應當在5日內作出受理或者不予受理的決定。決定不予受理的,,應當書面通知當事人,,并說明理由;決定受理的,,應當在5日內將仲裁申請書副本送達被申請人并組成仲裁庭,。對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不予受理或者逾期未作出決定的,申請人可就該爭議事項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勞動人事爭議仲裁不收費
《辦法》要求大中型企業(yè)應當依法設立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配備專職或者兼職工作人員;小微企業(yè)可設立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也可由勞動者和企業(yè)共同推舉人員,,開展調解工作;事業(yè)單位可根據需要設立勞動人事爭議調解委員會,,負責調解本單位發(fā)生的勞動,、人事爭議。
簡單勞動,、人事爭議案件,,可由1名仲裁員獨任仲裁。10人以上集體勞動,、人事爭議,,有重大影響的爭議,應當由3名仲裁員組成仲裁庭處理,,并設首席仲裁員。
勞動人事爭議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主張有責任提供證據,。與爭議事項有關的證據屬于用人單位掌握管理的,,用人單位應當提供;用人單位不提供的,,應當承擔不利后果,。
勞動人事爭議事項的有關證據為爭議雙方以外的行政機關或者具有管理公共事務職能的事業(yè)單位管理的,當事人可以申請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向有關單位搜集證據,。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向有關單位搜集證據時,,有關單位應當予以配合,。勞動人事爭議仲裁不收取費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