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包,,古代稱“香囊”,亦稱“佩帷”、“容臭”,、“香袋兒”,、“荷包”,,慶陽俗稱“絀絀”或“?;睢薄K怯貌噬z線在彩綢上繡制出各種內(nèi)涵古老神奇,、博大精深的圖案紋飾,,縫制成形狀各異、大小不等的小繡囊,,內(nèi)裝用多種濃烈芳香氣味的中草藥研制的細(xì)末,,以作節(jié)令志慶、生活實用和觀賞品玩用,。
u=4204256605,1640418172&fm=21&gp=0.jpg (42.82 KB, 下載次數(shù): 29)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5-6-17 17:17 上傳
材料基本上包括布料,、繡線、香末,、棉花,、紙、樹脂,、裝飾用的配件等等,。如今就一樣一樣為大家介紹每項材料的作用。
布料以前香包的制作,,大都采用做衣服剩下來的零頭布,,都采用比較好的布料,當(dāng)然主要的選擇是在于布料的質(zhì)感,,對于體材合適的程度,。
線是各色的繡線,既可以拿來縫合,,又可以繡成各式各樣的圖案,。又有兩種,一種是絲線,,一種是綿線,。
香末就比較復(fù)雜,因為配料不同,,所研出來的香末味道自然就不同,,配料包括艾草末、雄黃粉,、檀香粉,、香粉等等。棉花是用來做香包內(nèi)部的填充物,,因為棉花本身輕柔而且可以久存不壞,。
b151f8198618367aa0bcd9302e738bd4b31ce522.jpg (273.42 KB, 下載次數(shù): 29)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5-6-17 17:19 上傳
紙包括紙板和棉紙,,前者用來繪圖打稿,后者根據(jù)前者描圖再剪成紙樣,,有時也用來作襯底用,。
樹脂是用來做細(xì)部黏貼用的,比如說黏一只小豬的尾巴,。
裝飾用的配件材料,,有金線、利安線,、亮片,、珠子等等。
377adab44aed2e7369909d0f8701a18b87d6fa9c.jpg (85.42 KB, 下載次數(shù): 27)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5-6-17 17:17 上傳
針法制作香包的工具,,它包括了繡花針,,剪刀,熨斗,,和繡花圈,。
˙平針繡:所繡出來的形狀是條虛線,用來固定接合裝飾都可以,。
˙回針繡:繡出來的形狀是一條實線,,比平針繡,繡得更牢也可以用來接合,,裝飾用,。
˙直線繡:繡出來的形狀是一條單獨(dú)的直線。
˙輪廓繡:功用是繡出圖樣的外緣,。
˙鎖鏈繡:所用的繡線比較粗,,可以拿來繡成花瓣的形狀,可以做成裝飾用,。
˙人字繡:多半用做手帕的花邊,。
˙十字繡:和人字繡相同,所繡出來的交叉形花紋可作裝飾用,。同樣的也可以做花邊用,。
˙扣眼銹:多半用在香包的固定接合縫邊。
˙結(jié)粒繡:繡出來的圖樣是一個小黑點(diǎn),,多半繡成眼睛或是繡成花朵的心等等,。
˙飛行繡:繡出來的形狀像英文字母的V字,多半用在人物的嘴形,。
˙扇形繡:和飛行繡不同的是多出中間的一條線,,多半繡成小草或是樹枝的形狀。
˙貼布繡:通常是用在把一幅已繡好的花樣,附貼在另一塊較大的布上時,,在邊緣上做固定用,。
知道各種基本針法各它的功用之后,我們不難了解到香包本中國傳統(tǒng)手藝,,刺繡這項女紅的產(chǎn)物,,如今我們就可以先試著繡一幅圖案。
4制作過程
對針法,、材料,、工具都有一番了解之后,就可以開始制作香包了,。首先示范基本型的香包制作。
基本型的香包制作先選擇適當(dāng)?shù)牟剂?,剪裁為基本型,,然后根?jù)剪好的布料撰擇適合的繡線。將剪好的長方形布料對折面向里,,縫合布邊以后,,再翻面縫邊繡合,以平針縫合開口處,,縫一圈以后,,把線頭抽緊,留一小口倒入香末要適量,,再塞入棉絮,,塞好以后把收口抽緊,再縫邊成形,,把做好的流蘇縫合在香包底端,,再用膠把剪好的葉子和絲帶黏在香包的頂端,一個雞心型的基本型香包就完成了,。
實物造形的香包先是設(shè)計圖形,,然后是描圖剪紙襯,裱在布的背面,。把布剪下來在上面刺繡圖樣,,然后把正反兩塊已繡好的布形相互背對開始縫合??p合時要注意空隙不可太大,,縫一半就可塞入香料和棉花。
接著做裝飾用的絲帶,,先接合固定在底端,。然后把珠子穿上去,再打一個中國結(jié)和接上流蘇,一個象征著幸福的香包就做好了,。
u=3754929838,2794720167&fm=21&gp=0.jpg (40.52 KB, 下載次數(shù): 30)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5-6-17 17:19 上傳
纏繞型香包的做法另外還有一種纏繞型香包的做法,,先用剪刀剪出兩塊正方形的紙樣,再貼上銀紙做底色,,把兩塊正方形的銀卡紙背膠黏合成八角形,,先在線頭上沾膠,固定線頭在卡紙里,,然后開始纏繞,,在八角形的每一個棱角上都對繞上線頭,然后換繞黃色的線,,一個外緣八角形,,內(nèi)呈八卦形的纏繞型的香包就做好了。
中國娃娃香包的制作用一小塊絲襪把棉花塞進(jìn)去,,成圓球形,,把它捏緊,再用黑線把它繞緊,,在它的頂部用簽字筆把要做頭發(fā)的位置用虛線點(diǎn)出來,,然后用黑線在打好圓圈的對角在線對角穿縫再預(yù)留頭發(fā)的長度,把它剪斷再重復(fù)直到夠了為止,。把頭發(fā)繞緊再用針線把它固定,,或是綁上一個紅色的蝴蝶結(jié)。
接著是做眼睛,,用飛行繡做嘴巴,,再選用一塊長方形的布料做身體,開始縫邊,。用剪刀剪一個開口,,把做好的頭部縫上去,要注意線頭不要露出來,。再倒入香料,,塞入棉花要塞緊。
可以用勾針把四個角的空隙用棉花填緊,。再把它縫合,,接著再剪一塊布當(dāng)肚兜,可以在布上貼亮片,,或是繡上自己喜歡的圖案,。然后在背面涂膠黏合,或是用縫的也可以,。如果沒有棉花和香末,,可以用干燥花末及人工香精來代替,。
u=349735799,3587915915&fm=21&gp=0.jpg (45.53 KB, 下載次數(shù): 31)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5-6-17 17:19 上傳
傳承意義傳有些地方還有新嫁娘贈送親友香包的習(xí)俗,國人認(rèn)為新娘子帶有喜氣,,由她親手做的香包,,更能袪邪解毒,所以在她新婚的第一年的端午節(jié),,新嫁娘必須縫制香包分送親友,,這一送,少說要送一,,二百個,,除了送給親友之外,當(dāng)然多半還是送給小孩子們佩戴,,這是出自上一代對下一代的關(guān)愛,,希望兒童能夠順利成長,諸邪遠(yuǎn)避,,同樣地也可以送給長輩以示尊敬和孝思,。
至于送給情人的香包含意就更深遠(yuǎn)了,一針一線都蘊(yùn)涵了無限柔情,。在以前,婦女們在子女情人要出遠(yuǎn)門時,,都會縫制香包讓他們帶在身上,,一方面保佑他們旅游平安,另外一方面也是在提醒他們,,家鄉(xiāng)有人倚門守候,,應(yīng)該早日歸來。這種溫馨的習(xí)俗,,在現(xiàn)代就比較少見了,。
一來因為如今醫(yī)藥發(fā)達(dá),靠香包袪邪避毒的功能已經(jīng)消失,,再則在工商社會,,人們的生活步調(diào)緊張,職業(yè)婦女也越來越多,,她們無暇研究女紅手藝,,因此每年端午節(jié)前后,就會有大量制作的香包在市面上出售,,雖然圖案也繡得相當(dāng)漂亮,,但不免有些匠氣,而且采用的香料大多是化學(xué)物質(zhì),,不但香味無法持久,,更重要的是由于大量制造,,已經(jīng)失去了傳統(tǒng)香包,為人們生活帶來的情趣和其中的溫馨,。
|